连城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连城小说网 >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 第163章 ,羊

第163章 ,羊

陈启山本以为缝纴机买来之后,彩云和陈萍萍是图一时新鲜。

没想到接连三天时间里,她们都在抢着用。

小到补袜子,鞋垫,手套,缝裤边,小毛巾,

大到做衣服,背心,外套,长裤等等,一刻都没停下来。

她们把家里仅存的布料全都用完了,

甚至还把旧衣服拆了重新缝纴新的衣服。

二妮的衣服全都翻新过,然后是陈萍萍的旧衣服,二狗的旧衣服。

她们越做越熟练,没有一开始的生疏,也就有些上瘾了。

陈启山没有打扰,他自己也在院子里做木工。

做了一些木头杯子,竹筒杯,每个人都有份,还刻上了名字。

竹筷也重新修了一些,圆柱型状的,不会手

除此之外,陈启山还用竹子,弄了几个竹笛出来。

彩云从来没想过陈启山懂吹笛子,当她看到陈启山坐在院子里吹响竹笛的时候有些愣神。

晚霞漫天的傍晚,陈启山就坐在长凳上,吹着悦耳的曲调。

声音清脆,欢快又明亮,就连二妮听完都忍不住拍手。

陈启山笑了笑,对自己的表演也很满意。

笛子和二胡,口琴和吉他,这是他前世就会的。

二胡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学会的,吉他是上大学之后跟着室友学的。

口琴和笛子都是上小学三年级,跟着老爹学会的,那时候老妈还会跟着唱歌,

这些记忆他本来不想翻找出来,避免睹物思人。

但现在他融入了这个小家庭里,突然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世今生都是陈启山,过去的无法抓住,何必为难现在呢。

于是他用手里的竹子,打磨出了几个不同的竹笛。

以曲笛,短笛为主,因为不是专业人土,所以他回顾了看过的短视频。

不仅有教程短视频,还有制作笛子的短视频。

陈启山跟着学,用了三个下午的时间才弄好,刚才吹奏梅花三弄,感觉音色还算不错,

自从有了竹笛之后,一有闲遐彩云都要求陈启山为她吹奏。

甚至不只是在家里,晚上一起去散步的时候,大家会围绕陈启山身边,吹着晚饭听竹笛曲调。

偶尔也会吸引一些人驻足,他们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的听完默默的离开。

陈启山会的曲调不多,而且他也怕把未来创新的曲目吹出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基本上都是选择古曲,就算是这样,他吹的也很好。

主要是他气息悠长,时间精准把握,吹奏的时候又能把握好节奏。

这种表现绝不是初学者,比前世的他都要吹奏的更好。

获得妻女和堂妹称赞和夸奖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陈启山非常享受这样的日子。

除了吹竹笛之外,他依旧雕刻未头小人,只不过他除了未雕之外,也会尝试竹雕。

答应给老丈人一家的木雕小人,还有王姐的木雕小人,陈启山都在动手雕刻。

为此,他还让老六回公社的时候,去一趟宋外公的铁匠铺,订购专门的刻刀。

他手里的刻刀不怎么好用,哪怕有纳米虫群调整,也不怎么顺手。

老六是礼拜五登门的,他礼拜六早上要去两个姑姑家完成采购,

小姑姑家所在的村子有多馀的羊出手,老六一口气采购了七只。

陈启山直接要了两只,让他采购回来的路上,把两只羊放在豆腐坊就行。

他不准备对外出手,这两只羊要自己宰杀。

宰杀之前,得用纳米虫群检查羊的状况,只要是自己吃的肉类基本上都会如此。

以前是肉眼凡胎,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的。

最起码寄生虫肯定能检测出来并且被纳米虫群吞噬,

但凡吃的肉类,都会被纳米虫群过一遍,这样才更健康,也更放心。

老六没有尤豫就答应下来,好说列说,才收了陈启山一百元的定金。

他现在也算是春风得意。

有了两位姑姑的支持,创建了两个采购点,完成任务是没有问题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老六过来主要是说起联合村子向公社申请开赤脚医生培训的事情。

这事让陈大树办成了。

老六礼拜一就跑回村子,跟着老爹去了附近的村子谈话。

从礼拜一到礼拜三,跑了三天时间,把附近十几个村子都做通了工作。

礼拜四一早,陈大树就带着各村的大队长以及书记一起去了公社。

当时几十个人一起去了公社办公室,虽然没有闹起来,但那动静着实不小。

还吸引了不少外人驻足在楼房外听动静了。

熊书记提前得到消息,并没有表现出慌乱。

他先是把人带到会议室,再找来了卫生院的负责人。

先理清楚问题,确定这是上一任的不作为导致的,熊书记认真检讨而后着手解决问题。

卫生院这边实在困难,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本想拖延时间,但陈大树直接要求当天开班,三天之内开课。

为了怕出门不认帐,他还拿出了各村联合请愿书,每个人都在上面按了手印。

熊书记态度很明确,直接把请愿书收起来,在然后给出了承诺,他要亲自负责这件事情。

于是,熊主任就带着一群人去了卫生院,在这里讨论如何展开教程。

当天下午,各村内部挑选了两人过来卫生院学习。

这番利落的表现,不仅让熊书记赢得了喝彩,也让樟树村和陈大树名气响亮。

樟树村有四个名额,因为他们是大村子,两个名额不够用。

对此不管是熊书记还是其他村里的人都没有意见。

老六说,村里还是老办法,各家出一个。

剩下的一个名额,杂姓和知青们去竞争。

最后被一个教倪大宝的男知青获得了名额,理由是他有一定的医学基础。

虽然浅薄的很,但至少比其他知青要强。

四人之中,有一定基础的人只有他这么一位,优势太大,不可能直接忽略。

所以名额给了知青。

这次事情闹的不算大,但名气却扩散开来了。

熊书记和各村子都收益,就连牛姐夫都有隐形的好处。

只有卫生院承担了这次的痛苦。

但没辄,这本就是他们该做的,只是以前借口条件不允许而托着没做。

据说熊书记解决这件事之后,第二天就开了会议,严重批评了卫生院的不作为。

还说这件事给大家一记警钟和教训等等。

一番表演,熊书记的威望算是扩散开来了,赢得了不少认可。

而老六这小子也获得了好处。

小小年纪的小采购员,吊儿郎当的骑着自行车在附近的村子采购再也没有遇到阻碍。

只要提前带个话,他以后就不缺计划外的物资了。

各村都承情,不会把物资交给其他采购员,就认准了老六。

这份人情赚大了去了,也难怪老六喜滋滋的,乐个不停。

就是赚的不多,目前还不能豪横的免掉三哥的采购金。

目前市面上的羊肉价格在七毛一斤,到年底价格还得涨到一元一斤。

就算如此,羊肉也很难买到。

或者说基本上买不到。

漂羊县的肉铺和菜市场都没有羊肉卖,除非供销社这边接到了市区的羊肉。

才会偶尔放出来一些对外出售,就算有这样的机会外人也很难抢到。

等大家得到消息的时候,羊肉已经卖光了。

老六在小姑姑村里采购的羊,按照毛重计算,六毛一斤。

这个价格不算高,因为成年羊也才七八十斤,但比猪肉的价格要高一点。

养羊可比养猪麻烦的多,尤其是桥头公社还有大白猪,所以这边的村子很少养羊。

主要是划不来,而小姑姑的存在环境得天独厚,养羊是最合适的。

老六在这上面没想着赚钱,准备以七毛一斤的价格报上去。

一毛的利,能赚个三四十,已经不错了。

至于机械厂,听说能采购到羊肉,根本不在乎采购价,多贵都要拿下。

特别是方科长,直接把这一周的时间空出来,就是为了确保这次的采购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