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展现出的变化,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世间百态。
百姓看到生存的希望,思想家看到各自学派的理念和未来。
一场无法预料的巨变,逐渐开始发生。
就当所有人沉浸在那‘五谷丰,六畜旺’的画面,久久不能忘怀的时候。
光影流转间,天幕上的女主播,再次讲述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更为触动九州万民。
“昭武帝时代的变化,自然是相当惊人的。”
“正如之前大家所见,昭武帝这位万民拥戴的一位君王,在他死后还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那就是民有冤情,不诉郡县,而哭于昭武陵!”
话落,天幕画面不再是庄严的宫殿,也不再是繁忙的田野乡间。
映入眼前的,则是昭武帝所建设的陵寝——骊山陵的神道前。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跪在冰冷的神道上,画面则是铺着一块写满字迹的麻布。
他涕泪交加,用带着浓重乡音的语调,向着那巍峨的陵墓哭诉:
“昭武爷啊——”
一开口,就痛彻心扉的嘶喊道:“您睁开眼看啊,县里的酷吏,夺了俺家的田,还说俺抗税”
“俺儿子去理论,被打折了腿求告礼无门,郡守大人也被他们蒙蔽了啊!”
农人全部的委屈,都只能朝着死后的皇帝宣泄。
“昭武爷,您是最公道的,您留下的《昭武律》说好了要维护俺们的,您要给俺们做主啊——”
老农的哭声嘶哑而绝望,在空旷的陵前回荡,闻着无不动容。
接着,画面切换,出现了更多类似的场景:
有被豪强欺凌、家破人亡的妇人,捧着血书就在陵前长跪;
也有遭遇冤狱的士子,在陵前高声诵读自己的诉状,痛陈吏治腐败
他们并非不知道官府门前朝何处开,而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望和打击后。
最后的一线希望,他们寄托于那位以‘公正’和‘爱民’著称的先帝陵前。
他们相信,那位皇帝的英灵,依旧还会注视着这片土地,在阴间为了他们主持公道。
“让人惊叹的是,这并非官方组织,而是民间自发的行为。”
女主播的声音响彻云层,带着一丝震撼道,“它超越了简单的迷信,成为了一种对于清明政治的希冀和象征。”
“更加让人惊叹的是,昭武帝时代后的继任者门,并没有阻止这些行为,反而视作了检验吏治、倾听民意的宝贵渠道。
“史载,常有负责监察之责的官员,受命隐于哭陵的百姓当中,记录冤情,暗中查证。”
“一旦核实,处置极为严厉,相关酷吏豪强往往受到重惩,甚至地方长官也会由此被问责。”
女主播的话语淡去,天幕画面出现出了四个大字——《昭武本纪》。
而上面的金色书册翻开,完整的写出了昭陵哭冤的详情经过:
昭武后,民有冤滞,多指昭陵哭诉。
朝廷暗谴御史察之,冤者多得申雪,贪酷之吏闻风而敛。
故昭陵神道,亦被称之为‘公道指阶’。
天幕画面上,呈现出的‘哭陵诉冤’的景象,不亚于之前万民送葬。
嬴政惊呆了,再次见识到了‘民心’的一种力量。
“《昭武律》这又是何?”
他能够感觉到,昭武帝能够在天幕所示的未来,能够如此得到百姓的信任,远远不止如此。
这五十八年的光景,足以让昭武帝做出不少事迹的。
虽然作为帝王,嬴政很讨厌任何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这哭陵的一幕,放在过往按照他的处置,无非就是将乱民直接打死,要么除以劳役。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以民为本’的概念。
秦始皇信奉的是法家,而法家之道最善于压榨民力,自然不可能在乎普通小老百姓的公正。
大一统的大秦,还处在于一个贵族社会转型的阶段。
如今时代,实际上有话语权的,更多是大贵族,西汉末的世家还没发展起来。
咸阳宫内。
李斯默然不语,但是注意力却集中在天幕上。
他的心中快速盘算着,尽管‘哭陵’现象,让他觉得破坏了正常的司法程序。
但,李斯觉得这也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政治手段。
这相当于高悬于天下官吏头顶的一把利剑,昭武帝时代后的皇帝,要借此提醒官吏民心的重要性。
这也比起任何严刑峻法,更加能够约束官吏的行为。
那些隐匿的六国贵族,看着天幕中百姓向秦帝陵寝哭诉的场景,最后一丝“秦法严酷,民心必反”的幻想也破灭了。
当敌人不仅强大,还试图表现得“公正”甚至“仁慈”时,你如何去煽动仇恨?
他们悲哀地意识到,昭武帝不仅征服了土地,更在试图征服人心,而且他快要成功了。
现实中,无数受过冤屈、或对吏治心怀不满的百姓,看着天幕,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们不敢想象,在自己这个时代,可以去哭始皇帝的陵墓。
“要是要是咱们也能”
一种微弱的、却无法抑制的期盼,在无数底层心灵中悄然滋生。
‘公道’二字,往往是这个时代最为稀缺,也最难实现的东西。
法的存在意义,就是维系统治。
‘公道’是不存在的,除非上位者大发慈悲,否则黔首有冤也只能忍下去。
不多时,天幕上‘民有冤情哭昭陵’的景象缓缓淡去。
但其中带来的震撼和思考,远远没有停止。
“‘哭昭陵’(骊山陵)这一独特现象,其影响远不止于昭武一朝。”
“后世史家评价,此风一开,虽偶有刁民借此挟私,但其警示官吏、疏通民怨、彰显帝国仁德的积极作用,无疑是主流。”
“它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传统:皇权,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更应是天下公平正义的最终裁决者与守护者。”
天幕上的总结,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
咸阳宫内,嬴政久久无言,他看出的,不仅是“公正”。
这是一种极致的政治术,以法家之威,辅以儒家之仁,
使天子之形象神圣不可侵,公正无瑕——
罪者,唯官吏;
君者,永远正义。